Daydream Startup:完成女生想開「選品店」的夢想,30 歲以前,她在台北市開店了



比起奢侈品牌,更喜歡設計師品牌的獨特個性,因此對於小眾品牌的選品店特別關注,相信對每個喜歡精品與質感生活的人而言,腦中一定有閃過「開一家自己的選品店」的夢想,幻想每天被喜歡的品牌圍繞。

只是開店不容易,何況是開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,但 ONETENTH 主理人安祺卻做到了。

ONETENTH 的位於內湖住宅區,是一家集聚國內外設計師品牌的選品店,在網路上七年,店面則開了五年。

主理人安祺是我好朋友的姊姊、大學學姊,在我眼裡是一個笑容很甜,卻很有想法的女生,大學就已經在選品店打工,很早就開始為自己的開店夢準備。

安祺卻說其實一開始踏入精品業只是「為了寫大學報告」,誤打誤撞卻越做越有興趣。大學畢業後繼續到複合式選品店當正職,當時整家店只有五個人,一人當多人用,每個員工都身兼多職、十項全能,但這樣高壓事多的環境,讓她學到許多關於「開一家店」的各種技能。

「當時找了很多還在學的設計師參加在北美館的秀,

覺得台灣有很多優秀的設計師,

希望可以開一間店把他們的東西放進來。」

店面租金不便宜、和品牌方洽談進貨是選品店的重要環節,需要不少錢,對很多創業新人來說不容易。

安祺當初將大學打工、出社會工作存的一筆錢投入 ONETENTH,當然還有家人和股東投資。不論資金從何來,安祺認為一定要投自己的錢,會心痛,才會認真去做。

但在網購發達的現在,為什麼會選擇直接成本非常高的實體店面開始?

「ONETENTH 一開始也是先從網站開始,但六七年前網購風氣不像現在那麼興盛,面對高單價的國外設計師品牌,客人還是傾向看到實品,親眼確定品質才願意花四五千塊買一個戒指。」

這也讓安祺萌生開「真正的店面」的想法,剛好收到百貨公司邀請進駐快閃店,ONETENTH 第一家線下實體店鋪就誕生了。

大概撐了半年,安祺就決定結束 ONETENTH 第一間快閃店。

抽成高、規定多、365 天都要開店、營業時間很長(早上還要去跳早操),陳設不能自己決定,更要配合週年慶下折扣,超級痛苦。

但直覺的想,售價比較高的設計師品牌,應該很適合百貨公司這種客群消費力高的地方吧?想不到安祺卻直搖頭,小眾品牌在制式統一的百貨裡沒有發揮空間,反而失去展現特色的機會,在主流品牌與專櫃旁邊顯得黯淡失色。

「百貨公司很可怕!

小店家不要輕易嘗試。」

「如果品牌沒有一定知名度會很難生存,大家逛百貨就是想去買他們知道的品牌,來逛的人大多是順便經過而已。」

離開信義區這個一級商業戰區,安祺決定把 ONETENTH 開在內湖住宅區,看似反其道而行,卻是安祺經過深思熟慮的經營方針,與其在信義區的百貨公司裡亂槍打鳥,不如直接鎖定品牌受眾。

內湖居民平均素質和經濟水平都不錯,看得懂設計師品牌也有能力購買,花了一段時間觀察顧客的需求,慢慢調整選品方向,漸漸地,ONETENTH 在內湖也紮穩了腳步。

「不想只是做過路客的生意而已,

希望長久經營下去,

培養會一直回來購買的顧客。」

「一開始都是選我喜歡的,後來接觸這邊的居民之後,發現他們不需要太特別的東西,更在乎材質舒服、剪裁,和韓貨、快時尚有點區別,畢竟能消費得起這種價位的客群都不會太年輕,在乎的地方和年輕人不一樣。」

ONETENTH 開店至今五年了,安祺一直沒有大肆宣傳與大打折扣,卻依然穩紮穩打的營運順利。

「我們是賣中高價位的東西,客群在 35-40 歲左右,他們不太用社群媒體,更常用 Line 溝通,有喜歡就會直接到店裡看。曾經有外縣市的客人特別來店裡逛,他們對我們的商品有信心之後,就會比較敢在網路下單。」

但安祺也認同「找網紅和 KOL」是現代勢必要做的宣傳,只是比起花錢打廣告,她相信口碑行銷,認為東西好自然會有人來看,將網路客引導到店面消費,親眼看到品質,顧客就會更死忠。

「堅持下去,

就會有人看到你。」

除此之外,安祺把每個顧客都當「朋友」的對待,推出修改衣服、獨家訂製的服務,貼心照顧每個細節,不只牢牢抓住客人的心,無形中也為 ONETENTH 做出最有效的口碑。

店內大多都是中高單價的商品,如果真的滯銷或是囤貨,不折扣真的可以嗎?

安祺表示國內品牌是經銷、國外品牌是買斷、國內設計師品牌則是寄賣,寄賣雖然利潤比較少但轉調貨方便,庫存壓力比較小;必須買到一定的量和金額的國外品牌真的比較有壓力。

即使如此,安祺仍然堅持不到最後一刻不打折,先從節慶活動或滿額禮開始,如果真的賣不掉,就是該吸收的成本,是開店一定會遇到的事。「希望每個設計師的心血都能被珍惜,不想削價競爭,但庫存到最後還是勢必要折扣,不然就我自己留著用吧。」,安祺笑說。

除了內湖,安祺先前也曾拓展二店到永春,選品風格比較年輕,但永春店只開了短短半年就結束營業。

「我不後悔開這間店,

因為學到很多,

也對現在的店很有幫助。」

「第一間開在內湖住宅區,想在比較鬧區的地方試試,所以在永春站附近的大馬路上開了二店,只是兩邊的客群差異很大,但錢不能一直燒下去,設停損點很重要。

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二店,但對年輕創業家來說,能在台北市開到第二家店已經很厲害了,關於實體店,安祺認為一切都必須從長計議,因為店開下去的每分每秒要錢。

「我不建議在沒想清楚的情況下開店,對數字也要有一定的敏銳度,開店有一定的成本,即使沒營業也要付租金、水電。」

「如果沒信心不建議自己當老闆,

不然很容易做白工。」

先在網路上有一定知名度再開始,雖然網路開店成本可大可小,至少隨時可以停損。可以先在市集和快閃店先試水溫,短期的測試開實體店到底賣不賣;如果只是更單純想把品牌放上網,上架 Pinkoi 和蝦皮也可以。

安祺現在不只是 ONETENTH 主理人,是 oneten 食依敗金團團購主,還自己研發了面膜。

其實中間也想過放棄,不確定開選品能不能養活自己,但幸好一路上家人很支持,現在ONETENTH 不只是一家店,也是她個人的小天地。

而我想,這樣不怕失敗地靈活延伸觸角,大概是安祺能做出成績的原因。

「五年是創業的里程碑,五年內都算草創初期,撐超過五年就恭喜你,五到十年是奠定口碑,超過十年就算成功企業,感謝上帝我有撐過五年。」,安祺笑說。

作為正在路上的人,想讓你知道…

最後,安祺也給創業的年輕人一些建議,如果你的夢想也是開店,那不妨看看安祺怎麼說。

WHAT’S NEXT 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