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成這 10 題測驗,了解你的「說話風格」在別人眼中營造了什麼形象?



入社會後,觀察身邊人們之間的人際紛爭,會發現很多問題都起因於「說話」。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,也因此擁有不同的說話風格,不過有趣的是,多數人對自己的說話風格並沒有「自覺」,也因此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捲入衝突、被人討厭或互相誤會。就像一位朋友曾經遇到一個主管,說話總是拐彎抹角,他卻自以為這是八面玲瓏,卻不知下屬都覺得他陰陽怪氣,結果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失去下屬的信任感,最後被群起上奏。

那,你清楚自己的說話風格,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的嗎?

近日,林萃芬心理師在新書《從說話洞察人心》中,設計了 10 個問題,讓我們釐清自己的說話風格,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優勢與缺點,藉此提升自己的人際關係。

以下內容授權自時報出版之《從說話洞察人心》,作者為林萃芬心理師

完成 10 題測驗,

看你是屬於哪一種說話風格?

1.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,你通常會採取哪種社交之道?

Ⓐ默默躲在角落,等待熟人出現。

Ⓑ覺得渾身不對勁,找機會離開現場。

Ⓒ直接跑去詢問主辦單位,其他訪客的背景資料,順便自我介紹,希望主辦單位能為你引薦重要的貴賓。

Ⓓ不等主人招呼,主動跟其他賓客寒喧聊天。

2.剛買的新衣服,回家後才發現背後破個洞,你會如何處理?

Ⓐ自認倒楣,再也不去那家店買東西。

Ⓑ麻煩認識店家的朋友幫忙退貨。

Ⓒ隨即衝去店家,要求對方退錢,並且加強品管。

Ⓓ在退貨期限內拿去更換新商品。

3.在全面禁菸餐廳裡,偏偏隔壁桌的客人無視禁菸規定,照常拿菸出來抽,這個時候, 你會怎麼反應?

Ⓐ忍「氣」吞「煙」,期待有人站出來糾正抽菸者。

Ⓑ自行換桌,或私下請服務生告知抽菸的客人。

Ⓒ大聲警告吸菸者:「餐廳內禁止吸菸,請不要抽菸,不然要被罰款。」

Ⓓ禮貌提醒對方:「這裡是禁菸區。」若對方不理會再請服務生協助處理。

4.逛街的時候,不小心撞了別人一下,你會怎麼辦?

Ⓐ不管是誰撞到誰,都立刻和對方說:「對不起。」

Ⓑ假裝沒事,快步走開。

Ⓒ覺得是對方撞到自己。

Ⓓ確認狀況後,再表達歉意。

5.跟朋友們相約聚餐,你多半會選擇下面哪種點菜方式?

Ⓐ請朋友們點菜,就算自己有喜歡吃的菜餚,或是不愛吃的食物,也都不好意思說出來。

Ⓑ請朋友們先點,最後再補點幾道自己愛吃的菜。

Ⓒ馬上拿起菜單,看看有哪些自己喜歡吃的菜。

Ⓓ請在場的每個朋友各點一兩道喜歡吃的菜。

6.當朋友開口跟你借錢時,你會如何應對?

Ⓐ即使心中百般個不願意,依然努力籌錢借給對方。

Ⓑ謊稱剛借給家人一筆錢,現在手邊沒有閒錢。

Ⓒ立刻垮下臉來,不悅的表示:「生平最討厭碰到借錢的人。」

Ⓓ先了解對方借錢的原因,再衡量自己的能力,以及對方過去的信用,然後決定借或不借。

7.需要別人助自己一臂之力時,你會怎麼表達?

Ⓐ希望周遭的人能夠覺察自己的需要,主動伸出援手。

Ⓑ覺得世態炎涼,大部分人都「自掃門前雪」,即便對外求援,也得不到什麼實質的幫助。

Ⓒ認為親朋好友本來就有幫忙的義務,乾脆直接指派他們做事,比較快速。

Ⓓ會跟朋友訴說自己遭遇的困難,然後看看誰可以提供支援。

8.正忙得焦頭爛額之際,卻碰到朋友心情低落,跑來找你傾訴,這個時候你會怎麼辦?

Ⓐ朋友有難,當然要放下手邊的工作,陪伴對方紓解情緒。

Ⓑ表面上好像在傾聽朋友訴苦,實際上在思考剛剛進行的事情該如何處理。

Ⓒ責備朋友「沒事找事」,要求對方「照著自己的建議去做」,馬上就沒事了。

Ⓓ坦白告知朋友,自己目前的狀況,等忙完手邊的事情,才能專心聆聽對方的心聲。

9.明明自己沒有做錯事情,可是全部的人都把矛頭指向你,責備你不夠小心,這個時候,你會採取下面哪一種應對方式?

Ⓐ低頭不語,任由別人指責。

Ⓑ關掉聽覺,充耳不聞也不做任何解釋。

Ⓒ憤怒反駁在場的每個人「不辨是非」搞不清楚狀況。

Ⓓ試圖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,以及自己的立場和處置方式。

10.開會時,當自己的意見跟別人不一樣,你會怎麼做?

Ⓐ立刻放棄自己的想法,附和別人的意見。

Ⓑ不想花時間跟別人討論,最簡單的解決之道就是「沒有意見」。

Ⓒ覺得自己的見解最有道理,會努力說服別人支持自己的觀點。

Ⓓ雖然會闡述自己的理念,但同時也尊重別人的看法。

#1

大部分答案都落在 A

說話風格屬於:「壓抑忍讓型」

與人相處的時候,你大多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,也不敢說出真正的想法,導致別人常會誤以為你「什麼都好說」,其實你是把喜好放在心裡。由於過度忽略自己的感受, 所以你常會莫名地覺得「很委屈」,當不滿的情緒達到飽和點,即有可能會引爆你的情緒,但讓你覺得更委屈的是,別人非但不覺得你「壓抑忍讓、受盡委屈」,反而認為你「變得情緒化」,或是「不像以前那麼好相處」。

所以,「忍耐功夫」越好的壓抑忍讓型,人際關係越容易「不被理解」,要發展健康舒服的人際關係,記得要適時、主動地說出自己的想法、喜好與需求,而不要期待別人會「站在你的立場為你著想」。

#2

大部分答案都落在 B

說話風格屬於:「疏離逃避型」

與人交往的時候,疏離逃避型的人很害怕背負壓力與責任,多半抱持「事不關己則不管」的人生哲學。儘管疏離逃避型的人也多半不愛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但與壓抑忍讓型不同的地方是,疏離逃避型的人往往認為「多說多錯、不說不錯」,所以選擇「不說」 比較安全。

另外,「躲開衝突」也是疏離逃避型的求生本能,如果聞到麻煩的味道,往往會習慣性關閉聽覺與溝通的大門。也因此,人際關係大都較為疏離,很少跟別人說出心裡的話, 也較不容易跟別人建立緊密的關係。

#3

大部分答案都落在 C

說話風格屬於:「主導控制型」

對主導控制型的人來說大部分的人際關係都要在自己的掌控下進行,才會覺得安心。所以,主導控制型的人會主動結交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,積極爭取對自己有利的人際資源。可是,人際溝通時如果太過積極主導,很容易形成壓迫感,讓別人想要逃離主導型的控制範圍。想要建立長久的人際關係,除了以自身的利益為出發點外,同時也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,多方體會別人的感受,允許別人有選擇的空間,總之,給別人越多的尊重,越能拓展寬廣的人脈,讓溝通更圓融順暢。

#4

大部分答案都落在 D

說話風格屬於:「尊重開放型」

尊重開放型的人會誠實說出自己的想法,也認同別人可以有相反的意見,不會強迫別人照著自己的建議去做。與人溝通時,尊重開放型的人比較有商量的彈性,會依據別人的需要調整自己。

林萃芬心理師進一步強調,想想看跟別人溝通時,自己大部分時間都覺得輕鬆自在?亦是緊張不安?還是悶悶不樂?要建立長久健康的人際關係,溝通時不僅要同理別人的感受,也要照顧自己的心情;不僅要幫助別人度過難關,也要協助自己向外求援;不僅要有親密交流,也要保持適度的人我界線,這樣才不會把別人的焦慮壓力纜在自己身上接下太多的人情壓力。

《從說話洞察人心:摸透對方心理,把話說得恰到好處,輕鬆駕馭人際關係》

作者:林萃芬

時報出版

從一個人的「說話語言」,可以細細聽出多重心理線索!

聽懂別人的弦外之音,學習換個說法,讓你在不同場合,都能達到溝通效果。

◆很多時候,必須知道該說什麼;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說;必須知道對誰說,才能讓對方從骨子裡接受和認同你,從而提升社交魅力,增強駕馭人際關係的能力。

◆想要「增強能力」或「自我改變」的時候,要改變說話方式。例如換個說法:將「唱反調」轉成「認同別人的看法」、從「冷淡否定」換成「具體建議」……,並且反覆練習,形成一種新的說話模式。

◆超準自我檢測,看出隱藏的性格。你的「管人指數」有多高?你的「嫉妒指數」有多高?你是屬於哪一種社交類型?……,窺探到隱藏的祕密。

Read More

>>> 職場裡最可怕的人,是不動聲色的「煽動型同事」

>>> 工作試用期觀察到這 4 個「有毒跡象」,最好趕快逃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