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租屋記:買不起除濕機,用這些方法,雨天窩在小套房也不發霉

#1

用木炭、竹炭自製除濕盒

小範圍除濕第一個想到的是賣場常見透明小圓球(二氧化矽或矽晶)除濕盒,但相信有些人和我一樣,不喜歡這類廚師產品不自然的香精味,盒裝也不討喜,加上汰換率過高,以台北冬天下雨的強度,差不多一個月就得去買補充包了。

木炭和竹炭也是除濕的好幫手,表面縫隙可以吸附水氣,同時達到除臭功能,曬乾或用吹風機吹乾後就可以重複使用,約 3-6 個月更換一次就好。

可以放在衣櫃裡,也可以放在濕氣重的盆栽、洗手台旁,選自己喜歡的漂亮盒子承裝,就成為最時髦天然的除濕盒。

pexels-photo-6952416.jpeg (這張木炭看能不能去背然後和其圖搭配感謝)

pexels-photo-3952027.jpeg

pexels-photo-7262932.jpeg

#2

咖啡渣、洗衣粉、蘇打粉都是很棒的除濕劑

蘇打粉和洗衣粉都是很棒的除濕劑,倒入喜歡的盒子裡就大功告成,吸收濕氣結塊以後,蘇打塊可以作為清洗浴缸、洗手台等清潔劑;結塊的洗衣粉則可以繼續拿去洗衣服,更換方法,一點都不浪費。

如果懶得準備盒子,留著新買的洗衣粉盒,將內裡的塑膠模戳洞,就能直接使用。

將已經完全乾燥的咖啡渣放入紗布袋、絲襪或一般的襪子裡,就可以成為吊掛式的除濕劑,很適合掛在浴室裡。沒有咖啡機也沒關係,不少連鎖咖啡廳都有免費咖啡渣供索取。

photo-1516515642050-6d45077ff7ec

pexels-photo-4202388.jpeg

photo-1567500284069-9c0400b02032

#3

一個塑膠袋+一台風機,就能達到烘衣機的效果

將大塑膠袋底部左右兩個角剪出一個小開口,供濕氣排出,接著將不夠乾的衣服放入塑膠袋中,將吹風機伸入塑膠袋口,同時用虎口束緊袋口,讓吹風機和塑膠帶緊貼在一起;另一手拍打塑膠袋底部,翻動衣物,確保衣服被充分吹乾。

實測用這個方法,只要十分鐘就能吹乾三件襯衫,靠雙手就能達到烘衣機一般的烘乾效果。

photo-1517677208171-0bc6725a3e60

#4

衣服晾不乾,跟衣架的種類有關係

冬季服裝大多是厚重的大衣和纖維豐厚的針織毛衣,用一般細鐵絲的衣架晾衣服,基本上厚衣服前後都會貼在一起,很難乾,選擇骨架加厚的衣架,將衣服兩側隔開,增加水氣蒸發的面積、提高讓空氣在纖維裡流動率,衣服就會比較快乾。

厚衣服含有大量的水分,不容易乾燥,最好使用比較厚的衣架,讓衣服兩側不會貼在一起,這樣晾比較快乾;或是用可以凹折的金屬衣架,創造一個不會讓衣服兩側貼在一起的寬大空間,增加空氣流動,加快乾燥速度。

photo-1517502166878-35c93a0072f0

photo-1603400521630-9f2de124b33b

#5

避免衣服發霉,怎麼「收衣服」也有學問

日本掃除專家藤原千秋表示,像絲綢、羊毛和羊絨這類動物纖維製成的衣服,對濕氣比較敏感,容易變質與發霉;棉、亞麻等植物纖維衣物的抗潮力則相對較好,一般認為越接近地面,水氣越重,因此動物纖維衣物建議放置高處。

但還是建議在衣櫃裡放除濕盒,並時常打開衣櫃門通風,不要讓濕氣和衣服一直悶在衣櫃裡。

photo-1517677208171-0bc6725a3e60

photo-1560060141-7b9018741ced

#6

不要在傍晚以後開窗戶

趁稍微放晴時開窗通風、曬太陽是大家防發霉的家本知識,但開門窗的時機很重要,開錯時機只會讓家裡濕氣越來越重。

一般而言,溫度會隨著白天到夜晚遞減,濕氣也會隨之越來越重,所以通風的最佳時機是上午,傍晚以後開窗反而是讓更多濕氣進到家中,越通風越發霉。

pexels-photo-4112894.jpeg

#7

洗完澡用電扇吹地面、擺腳踏墊

保持乾燥,是防發霉的基本方法,除了記得打開抽風機和對外窗(天氣晴朗才能開)外,洗完澡拿電風扇將地面吹乾,擺放腳踏墊或鋪上毛巾,隨時吸收多餘水分。黴菌生成只需要24小時,不讓濕氣在空間殘留太久,才能有效避免發霉的情況發生。

pexels-photo-3675622.jpeg電扇也是麻煩看能不能去背和其他圖搭配,感謝)

photo-1636717969372-aa9d0eb76c5d


FOLLOW US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